今天上午11点半,上海瑞金医院发生一起持刀伤人事件。一名男子手持长刀见人就砍,连孩子也不放过。这种针对不特定对象的无差别攻击,法理上算是恐怖行为。该男子砍伤4人后,警方赶来开枪将其击伤后制服。
目前警方还没有公布该男子的作案动机。但无论动机如何,该男子都会受到法律的严惩。但法律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惩治犯罪,它更大的意义和使命在于预防犯罪。所以我觉得警方在进行案件调查时,应当首先对凶手对行精神鉴定,这既是对凶手负责,也是对社会负责。我不禁联想到同天同一时间日本前首相遇刺事件,据外媒报道,凶手山上徹也被抓后警方已对其进行精神鉴定,但此消息尚未得被更多的媒体证实。精神鉴定的目的不是帮凶手脱罪,而是为了从更深的层次研究作案动机,找出犯罪行为中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,从而对社会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,减少类似罪案的发生,保障民众的人身安全。很多人看到这类事件总是简单地感慨一声“戾气太重”,司法机关往往也是依法惩处,但对为何会有戾气的产生却缺乏深入的思考。通常情况下的“戾气”,有可能源自于性格缺陷,有可能来自于原生家庭,还可能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。指责犯罪很容易,惩处凶手也不难,真正难的是平息戾气,缓和社会心理,避免罪案发生。如果犯罪动机中存在社会性因素却不去正视它、改善它,这些罪案有可能在任何地方发生:医院里,马路上,餐馆里、公共交通工具中……早在6月1日上海大范围解封并复工复产后,我曾经和数名被困在家中2个多月的人聊过,他们的共同的话是整个人都快疯了、快崩溃了。这还仅仅是不能外出活动的情况,还有很多次生问题。如失业没有收入,投资了公司、门店等实体后不仅没有营收,还要支付房租、人员工资、贷款利息,所有这些经济上的问题都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压力,进而引发焦虑心理。2020年12月23日,国新办发布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(2020年)》,根据2019年数据显示,我国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患病率接近7%。
这个数据在生活节奏慢的小县城或农村会有所下降,而在上海这样的经济活动丰富、工作压力更大、生活节奏更快的大都市里,可能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患病率会超过7%很多。上海在上一轮疫情防控期间,因为疫情及防控带来的心理压力,原本患有这些心理疾病的人病情会加重,更多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的人会患上心理问题。解封之后,这些问题就会凸现出来。需要强调的是,这些问题一般不会在封禁期间发生,因为那时各种事务都处于静止当中,许多困难也没有浮到水面,无论有多大困难,人们还可以用“车到山前必有路”来安慰自己。但一旦解封之后,所有的问题和困难都会扑面而来。财务问题、复产问题、就业问题……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去面对、解决。有一些短期内就会爆发,而更多的问题会延迟在半年、一年,甚至两、三年后才会爆发。所以六月份时我曾经预测,未来两年内,上海将会出现很多精神性疾病患者并因此爆发次生问题。如家庭关系失衡问题会导致离婚率攀升;经济困境会引发更多的抢劫、诈骗犯罪;自杀现象会有所增加……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、也是伤害性最大的,就是针对不特定对象的无差别暴力犯罪,它不仅危及普通民众的人身安全,更会给民众带来安全焦虑。我写这篇文章,不是为了贩卖焦虑,更不是为了唱衰上海,我只是提出问题。直面问题、研究问题、解决问题,才是对民众、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,开展相关专题的研究是上海决策者的责任所在。在和陌生人交流的时候尽量保持礼貌和平和的态度,不要激怒任何人,别让你的刺激性语言成为压倒那个焦虑者的最后一根稻草。在公共场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敏感性,对环境稍加观察,尤其不要沉迷在手机中以致于伤害到来时毫无防范。国人总是习惯于听吉利的话,其实不吉利的话才有利于避免坏事的发生。其实,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暴力犯罪的发生,美国和日本都是发达社会,前者频繁发生枪击事件,后者连前首相都未能幸免。我们每次看到类似的新闻时,看到的都只有数字,其实每一个数字后面都是鲜活的生命,都有几个家庭。附:当我打开公众号后台准备编发这篇文章时,我惊奇地发现昨天的文章《安倍遇刺,评论区用键盘选择了明天》竟然xx了。写作公号以来,xx的文章已经超过100篇,但这篇文章……我实在是无法无语了。直面问题、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态度,把问题盖起来不仅于事无补,而且会让更多的人被伤害。
自古以文会友,专卖古井贡酒,产地一手货源,要啥系列都有。质价双优。垂询请加文章上方微信。关注本号,更多精彩
主号更出色
本号近期好文荐读
“社会调剂”超生儿:除了悲哀,还是悲哀
林采宜这样的“专家”,骂她越狠,她越开心
货车司机送600元外加一条香烟才被交警放行?
一个真实而残忍的故事告诉你这个社会的真相
为什么说丹东70岁老人不构成袭警罪
柳倩月们,其实是在自敲丧钟
“河南红码事件”幕后:4家村镇银行数百亿存款去哪儿了?
我们为什么不再勇敢?